台灣旅遊|【嘉義小旅行】密度最高的醫生館一條街,嘉義公明路

早年我對嘉義的了解,來自多年前出差至此,在地的同事招待我前去中央噴水池附近的噴水雞肉飯 用餐(為此我還差點送了命,未來有機會再聊),雞肉飯成為我腦中對嘉義的唯一印象。


延伸閱讀

灣旅遊|【嘉義小旅行】品嘗當地人最愛的5家雞肉飯

台灣旅遊|【嘉義小旅行】那些美味但不容易購買的嘉義水晶餃們

台灣旅遊|【嘉義小旅行】嘉義最有藝術氣息的古蹟,嘉義市立美術館

台灣旅遊|【嘉義小旅行】搶救花磚刻不容緩,台灣唯一的花磚博物館


醫院比便利商店還多

這次前來嘉義旅行,行前做了不少功課,對嘉義的歷史、美食、宮廟文化多少有點了解。唯一一個抵達後才目睹的景象,讓我大開眼界 — 嘉義市的醫院和藥局數量眾多,幾乎到了三步一小間,五步一大間的地步。

這樣說你可能很難理解,讓我換個方式表達:嘉義市醫院的密度之高,甚至超過便利商店。根據我的觀察,往往好幾個街區看不到一間便利店,但一條街上醫院可能就有兩三家。之所以如此,據說是二二八事件後嘉義人認為從事政治的風險太高,一流人才多改往醫療體系發展,造成如今嘉義的醫療資源較他處更為充沛之故。

市區內新舊診所並存,能見度很高。新醫院的建築則大多嶄新亮麗,而舊診所有的藏身日式木造建築,有的寄居老派的磨石子洋房內。想看這些老房子診所,就得走一趟嘉義市政府後方的公明路。台灣光復後曾匯集了30多間醫院,「醫生街」之名不脛而走。

老醫生逐漸凋零,仍有堅持初衷的,就像兩層樓木建築的侯耳鼻咽喉科醫院在街角櫛風沐雨繼續懸壺濟世。若無兒女傳承,診所大多走上閉門之路。嘉義市區不少老建築頹倒荒涼,從規模和外觀判斷,當年該是救人無數的醫院。公明路上以施工鐵皮圍起,據說已停工許久的振華兒科醫院就是一例。

當然也有褪去醫療角色,化身食肆的例子。振華兒科醫院對面一棟鵝淡藍色兩層樓日式木造建築原本是黃瑤醫生故居,目前一樓為堤娜多咖啡館租用。

在醫院老建築裡吃甜點

另一間老醫院重生,成為紅名店的是位於嘉義市東區光華路的桃城豆花。這棟1960年代老診所「德山醫院」由原本在興業東路的桃城豆花第二代所租下,重新整裝時保留了原建築的輪廓 — 斑駁的老牆、磨石子地板和樓梯,搭配造型極簡的燈具和桌椅,復舊的空間夾雜新意象的概念。

入夜後在幽黃的燈下享受一碗嘉義特有的豆漿豆花,本已流速極慢的時間更像是凝結了,只剩醇厚的豆奶味在舌尖蔓延。

誰說醫生只能救病? 嘉義的醫生館們也治療了我口腹之慾,以及對念舊情懷的渴望。


桃城豆花

  • 地址/ 600嘉義市東區光華路65號
  • 電話/ (05) 228-7789
  • 臉書

海馬老爸的社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