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n Pandemic 防疫新生活 - Vancouver

溫哥華旅遊|為愛遠行,疫中回加記

為了照顧家裡生病的老人家,今年初我闊別溫哥華,在台北待了大半年。十一月中旬我打包行囊,踏上回加拿大的旅程,遠在北美西岸等著我的是近一年沒見面的兒子們,以及晝短夜長的楓葉國深秋。 

平日飛往溫哥華的長榮和華航都是紅眼班機,如今起飛時間提早了近兩個多小時,許是全世界的班機大量減少,終於可以爭取到稍微好一點的航班時間。 

晚間七點左右抵達桃園機場二航廈,機場與我半年前前來時一樣空蕩,寬大挑高的空間明亮依舊,拖著行李箱的遊客極度稀有,似鳳毛如鱗爪;人數較多的是機場人員,以及拉著運輸拖車來來去去的航空地勤。 

登機櫃台一字排開,像是生意壞透了的餐廳,門前半個人影也無。在櫃台check in時,地勤帥哥親切提醒我準備了回加拿大該填的入境資料了嗎? 我揚了揚手上的手機,得意地說已經用APP填好了。順口問他班機載客率,他低頭看了一下電腦螢幕,平靜地回答:大概一成。 

載客一成是甚麼樣的概念?這班機機型為波音787-9,載客三百多人,一成的載客率換算下來最多只有40~50個乘客。原本擔心過於擁擠的疑慮頓時消除,多了可以「躺平睡覺」的期待。 

出境門上的班機時刻表顯示各個班次,後面都是一律的紅字「CANCELLED」,除了溫哥華,今晚從二航廈出發的目的地只有曼谷和洛杉磯。 

幾乎是以閃電的速度完成檢查行李和通關,三分鐘後便站在燈火通明的免稅商店街。剛裝修完成的各式名店的店員百無聊賴地看著櫥窗,轉往登機門的通道兩旁的名店和餐飲店則一片漆黑。 

手攢著登機卡,上面寫著登機門【B9】,不是平日熟悉的C或D區。果然,步行經過長長的走道,鑽過三夾板釘成的木板隧道,一航廈的登機門出現在面前。候機室安靜異常,旅客們像老僧入定地打盹或划著手機。相較上回搭機,這回穿戴全身防護衣的只有2人。不知是人們已經對病毒麻痺了,還是認為台灣幾無疫情,搭機的台灣人也相對安全。 

空服員倒是全副武裝,眼鏡、口罩、手套、防護衣長外套一樣不少,如此的盛裝讓旅客看了安心不少。我的前後左三排座位都沒有乘客,全程幾乎聽不到人聲,更別說令人心驚的咳嗽聲了。

為了簡化服務流程,整段航程兩次餐點都只提供一種選擇;疫情影響了電影業,機上的電影選擇也少到可憐。幸好可以就整排三個座位躺平睡覺,倒也快快度過了10個小時的航行。 

飛機在大雨中抵達溫哥華。出了飛機,行至入境大廳,不見人龍。從機器列印了單據,發現原本居民與旅客分流的作法取消了,所有旅客一律須通過人關。 

上回在機場遺失護照,心情煩亂過海關,這次我好整以暇。誰知我面對海關人員,仍然卡關了! 

延伸閱讀:疫中千里送愛之搭機驚魂記

問題出在我手機裡的ArriveCAN的APP。我填寫完資料,出現最後一道手續,告訴我要輸入”Token Number”。當我跟海關人員說明狀況,竟然沒有任何一個人看過這頁面,沒人知道甚麼是Token Number!年輕的亞裔海關人員頗有耐心看我重新操作APP,填入資料,仍無法解決問題,建議我乾脆填寫紙本表格。 

我手機裡ArriveCAN的最後一個畫面

我匆匆把表格填好,海關人員大致跟我解釋入境後居家檢疫的事宜,一名女性海關人員從旁經過,丟下一句:那可能是上一版本的APP~  這下子終於真相大白,原來是半年前我download 的APP與現行版本不同! 

延伸閱讀:ArriveCAN APP下載

通關後快速領了行李,進到入境大廳。機場三樓所有的餐廳全數歇業,連星巴克攤位也拆得只剩招牌。走到戶外等候兒子接機,斜風細雨中隱約見到SkyTrain的列車往來,機場走道上大大的LED燈寫著:Masks are required。 

寒風中我拉了拉領子,心裡OS說:溫哥華我回來了,我們一起對抗新冠病毒吧! 


按一下下方的「讚賞星星」,為海馬老爸寫文章拍拍手。有了你的鼓勵,是我努力分享的動力!